樟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79年古月赴韶山参观,汤瑞仁看见后激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前言

说起对毛主席的感情,没有比他韶山老家的乡亲们来得更亲切,距离毛泽东故居仅隔着一个水塘的谢家屋场的汤瑞仁,时隔多年后还记得当年毛主席回韶山时的经过,凭借着便利的条件,汤瑞仁于年在毛泽东故居对面,开了一家毛家饭店。

汤瑞仁指着照片上的自己

汤瑞仁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诲:

“为人民服务,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我们毛家能有今天,搭帮毛主席,搭帮党,搭帮国家,搭帮所有支持和关心我们的人,我只是个开饭店的,做不了其他,那就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来还全国人民的礼与恩。”

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汤瑞仁贯彻了一生……

嫁到韶山,与毛主席成了邻居

汤瑞仁是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银田寺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年时嫁到了韶山毛凯清家。

嫁到韶山冲的时候,汤瑞仁才14岁,而她出身是,毛主席已经走出湖南,领导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年幼的汤瑞仁自然是没有机缘见过年轻时候的毛主席。

不过幸运的是,毛主席年回过韶山,汤瑞仁与毛主席还有过一次见面。

只是这一次见面,便成了她终身难忘的记忆。

年6月25日,毛主席结束了对湖北武汉的视察后,在罗瑞卿、王任重、周小舟的陪伴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第二天清晨,毛主席拜祭完父母,从山上下来后,沿着稻田田埂行走,注意到了对面山腰樟树丛中冒出了青烟,于是好奇的走上前去观看。

年6月26日晨毛主席在父母墓前祭拜

其实冒出的青烟,是汤瑞仁在焚烧草丛里的枯枝败叶,她用耙子细致地将焚烧后的草灰收集起来,以便做土地的肥料,一抬头,远远的看到一行人走了过来,打头的那个身形长相,有那么几分熟悉。

“是毛主席。”

汤瑞仁一下子反应过来,尽管她之前没见过毛主席本人,但肯定是却见过毛主席的画像。

也顾不得紧张,汤瑞仁抱起田埂上的孩子,跟着大伙一起,将毛主席领到了旧屋对面谢家屋场一间干净的堂屋里。

周围的人赶紧搬来一条长凳,毛主席就坐在长凳上,自顾自地抽起烟来,一边抽烟,一边和大家拉家常。

“这是我小时候的好朋友毛福原的家里吧。”

“主席真是好记性啊。”

跟着毛主席回来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毛迪秋称赞道,一边说着一边又指着汤瑞仁介绍:“她就是毛福原的儿媳妇儿。”

毛主席听了,转头笑眯眯地问汤瑞仁:“你是哪儿的人呐?”

“我是如意亭的,姓汤。”

“如意亭?”毛主席笑了笑:“那里可没有姓汤的呀。”

尽管离开家乡多年,但是对家乡的籍贯姓氏,毛主席还是记得非常清楚。

“我是小时候跟着母亲从宁乡逃难过来的。”

“哦,原来是这样。”

毛主席就注意到,汤瑞仁的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知道她是军属,于是又详细地问道:“你爱人叫什么名字呐。”

“毛凯清。”

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与乡亲们坐在一起攀谈

汤瑞仁对毛主席说起自己家的情况,原来就在结婚后3年,毛凯清与弟弟毛凯文一起参加了解放军,一走就是八年,这期间汤瑞仁就替丈夫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毛凯清参加过解放战争以及剿匪战争,还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九死一生下来,还立了二等功,一直到年才接到丈夫寄回来的一封家书,说是在东北当教官,汤瑞仁托人写信给丈夫:“家里备好酒菜,等你归来。”

毛凯清回来了20天后,又回到了东北部队。

毛主席听了,赞许地说道:“你丈夫是好样的,你也是好样的。你丈夫在外面打美国鬼子,你在家搞生产。现在美国鬼子打完了,该好好搞生产了。”

“我们一定听主席的话,搞好生产,支援家乡建设。”

聊了一会儿,毛主席看到汤瑞仁怀里抱着的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有些喜气,于是抱在怀里逗弄,一边逗,一边问:“这小家伙叫什么名字呐?”

还没等汤瑞仁回答,毛主席自己先笑了起来:“你是毛福原的儿媳妇,按辈份论,你是我的‘姑祖’,这小家伙算是我的‘满叔’。”说话间,毛主席看着怀里的孩子,满是慈爱的眼神:“你是革命军人的后代,长大以后要当解放军呦!”

一家人说话间,汤瑞仁丈夫的哥哥毛霞生从外面匆匆赶了回来。

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与乡亲们攀谈(后面抱小孩的是汤瑞仁)

毛霞生一早就下地干活去了,一听毛主席到了自己家,把锄头一丢就往回赶,家里这是七邻八舍围坐了一屋子,毛霞生看着毛主席,只是憨憨的傻笑。毛主席将孩子给了汤瑞仁,顺手从口袋里掏出烟,给毛霞生递了一支,还要给他点烟,毛霞生紧张的手直打哆嗦,火一直点不上。

毛主席哈哈一笑:“你不要紧张嘛,我们是自己人,小时候常来你家,我还抱过你。你呢,还尿湿过我的裤咧。”

一屋子的人开怀大笑,毛霞生脸色通红,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这屋里的土地老倌还在不在?”毛主席看着毛霞生,关切地问道。

“不在了。”

“那神六花呢?”

“神六花是我的父亲,他也不在了。”

“那四道士呢?”

“也早死了。”

毛主席一连问了几个人,毛霞生都回答说不在了,令毛主席十分伤感。

大家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攀谈了好一会儿,毛主席才起身,又回了旧居看一看。

对于汤瑞仁来说,她这一生再难有这样的经历,尤其是毛主席拉着大家一起谈话时,新华社记者在一旁拍了张照片,汤瑞仁后来一直把这张照片当成宝贝一样留着。

1.7元开毛家饭店,却有一个遗憾

汤瑞仁年轻时吃过很多的苦,还经历过三次丧子之痛,还经历过十多次骨折。

可即便如此,汤瑞仁也没有丧失生活的希望。

遗憾的是,自年见过毛主席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与毛主席交谈。

毛主席与乡亲们在旧居前合影

年毛主席逝世后,汤瑞仁作为韶山三名妇女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了追悼会,。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队里划分责任田,汤瑞仁心里很不理解,她跑到乡政府大哭:

“毛主席领导我们分了地主的田,现在又要分毛主席的田,不行呦……”

那天晚上,汤瑞仁回到家里,站在毛主席像前,哭了整整一夜。

不过很快,汤瑞仁就意识到了生产责任制的好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人均口粮达到了斤,年收入达到了元。

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化,韶山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韶山本地也开发了旅游风景区,而汤瑞仁的家对面,毛主席故居,也来了不少的客人参观。

尽管韶山开辟了不少旅游景点,但基础的旅游设施却跟不上,来访的客人有时就连一口热水也喝不上,热心的汤瑞仁在自家门口摆起了热水桶,免费供应客人喝水。

汤瑞仁一开始也只是本着善念,并没有图利的打算,面对周围人的质疑,汤瑞仁却始终很平静:

“来韶山冲毛主席老家参观的,都是他的客人,我这是尽自己一份心。”

时间一长,汤瑞仁也逐渐琢磨出了与游客的一些相处之道。

汤瑞仁与消防官兵在毛家饭店门前合影

偶尔还会有一两个客人,来夸奖她的茶水好喝,每当这时候,汤瑞仁也只是会心一笑。

渐渐地,韶山当地民众开动了脑筋,摆起了小摊,经营起了一些小本生意,汤瑞仁也觉得,自己也应该摆个小摊搞经营,只是一开始汤瑞仁的动议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丈夫毛凯清更是头一个站出来反对:

“亏你还同毛主席照过相,你要是敢去搞那个‘资本主义’,就别回这个家门!”

汤瑞仁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大字可能认识也不到一箩筐,一开始汤瑞仁确实是有顾虑,一方面是家里人反对,而另外一方面,汤瑞仁对生产经营并不了解,就在这反复犹豫之间,韶山开小摊的商贩越来越多,促使汤瑞仁克服阻力,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

年6月,汤瑞仁用一块七买了两斤绿豆、一斤白糖,用自家种的新粳米熬好了绿豆粥在毛主席旧居对岸的塘边售卖。

“最开始摆摊时,我很害羞,总觉得有人在看我,甚至不敢向游客开价格。后来,游客们对我的稀饭连声称好,还鼓励我,我这才放下心结,第一天摆摊下来,我净赚了3元多。”

尽管汤瑞仁没有多少经验,但她敢于开拓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加上地理环境的便利,汤瑞仁很容易便赚到了第一桶金,在长期的经营中,汤瑞仁积攒了许多经验,她的小摊上,也摆上了一些毛主席像章、木雕、折扇等等。

汤瑞仁介绍着她与毛主席的合影

渐渐地,汤瑞仁发现,当地的餐饮行业是一个巨大的缺口,时隔多年以后,汤瑞仁回忆起当时脑子里的火光,曾如此对记者说:

“当年,韶山还没有私营饭店,也就只有一个韶山招待所,游客吃饭并不方便。我虽然没什么高超厨艺,可韶山农家菜却做得很好。我想,毛主席生前很爱吃韶山家乡菜,干脆就做毛主席最爱吃的菜。”

年3月,汤瑞仁购置了一部分饭店所需的必需品,就在自家的小院里,开起了饭店,就取名叫毛家饭店。

毛家饭店的菜,就主打毛主席吃过的,包括毛氏红烧肉、火培鱼、豆豉辣椒。

年过六旬的汤瑞仁一下子焕发出了巨大的活力,得益于政策扶持以及地理环境,汤瑞仁的毛家饭店一开张,就立即引发了热捧,加上用料考究,许多的游客均慕名而来,自开张的那天起,每天都要接待几十桌的客人,每天的收入达到了二三百元。

汤瑞仁家成为了韶山第一个“万元户”。

从年,汤瑞仁在南京开了毛家饭店第一个分店以来,汤瑞仁就开始和家人一起走南闯北,将毛家饭店开遍了中国。

汤瑞仁晚年

年,“毛家”商标在国家工商管理局进行了商标注册。

年6月,在韶山工商行政部门的协调下,韶山毛家饭店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经营业务中包括了代理“毛家”商标使用许可咨询业务及其他业务,规范化地开发和管理特许连锁店。使得毛家饭店的经营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年9月,为了保护毛泽东故居的环境,毛家饭店搬迁到了距离旧居一公里以外的新址。

汤瑞仁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年毛主席扮演者古月到韶山,汤瑞仁看到后失声痛哭

年11月,汤瑞仁在老家院里,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人。

汤瑞仁立刻就辨认出眼前这个熟悉的身影,他情不自禁地上去抱住了这个人失声痛哭:

“毛主席啊,毛主席,您老人家可回来了!毛主席,我们该怎么办呀?”

来人当然不可能是毛主席,而是饰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古月。

事实上就在此前,古月还从来没演过戏,更别提在银幕上出演毛主席。

但毫无疑问的是,古月太像了。

尽管古月并没有刻意露出表演的痕迹,但他的外在形象上,还是让汤瑞仁忍不住一阵激动。

韶山人民这份淳朴也让古月感动不已,后来数年间,古月又多次前往韶山,与汤瑞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汤瑞仁与古月

年,古月在韶山拍《毛泽东的故事》,他不愿意住在韶山宾馆,而是坚持把行李搬到了毛家饭店,汤瑞仁也十分高兴,平常的时候,古月时常向汤瑞仁讨教,汤瑞仁也会教古月说韶山话,介绍韶山的风土人情。

据湖南韶山管理局宣传处副处长谢锡光透露:包括参观、拍戏,古月来韶山不下三次,最后一次来韶山是在年左右。

“来韶山时,他不是住在韶山宾馆,便是住在毛家饭店的汤瑞仁家。在那里,古月不仅体验了生活,还与汤大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经常帮汤大娘干些零碎活,还亲切地叫汤大娘为干娘。”

古月也很看重与汤瑞仁的这份母子情谊。

一次,湖南某个旅游节想要邀请古月来参加,但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脱身,古月就想推辞,但干娘汤瑞仁一个电话打过去,古月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奔赴到湖南。

古月在毛家饭店一住就是半个月,也时常帮着饭店打下手,有时好负责传菜,汤瑞仁为顾客介绍时,总是这样说:

“你们真幸福,‘毛主席’亲自为你们送饭菜来啦。”

古月饰演的毛主席

事实上也不仅仅是古月,随着毛家饭店的名气越来越响,许多的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以及国际友人也纷纷来到韶山毛家饭店。

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普通人,或许他们默默无闻,但即便是过了许多年,他们依然记得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时常来此地凭吊。

汤瑞仁的毛家饭店,有一本意见簿,本来是用来收集客人给饭店的意见,但后来这本“意见簿”不知怎的,被游客当成了留言簿,他们将对毛主席的敬仰与怀念之情,纷纷写在了上面,汤瑞仁小心翼翼的珍藏着这些留言簿,积攒了厚厚的十大本。

一个来自老山前线的部队营长,参观毛主席旧居后,在毛家饭店留言簿上留言:

“我是老山前线来的一名指挥员,今天来到韶山,带去韶山的土壤,我把老山前线的焦土,撒在我敬爱的毛泽东同志旧居前。”

一位来自河南的工人这样写道:

“怀着童年的梦幻,今日来到韶山。虽然毛主席逝世,却引起我更深的怀念。人美、心美、行为美。毛家饭店给我们增添了多少温情美意。”

一个老子周总理故乡的人吃完饭以后写道:“酒足、饭饱、菜香、茶浓、货真、价实”

紧接着又在后面写道:

“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的故乡也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

字里行间,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浓浓深情尽数体现。

毛家饭店也在大众的期待中,发展的越来越好。

汤瑞仁

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毛家饭店的生意越做越大,接待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但它的传承宗旨并没有发生变化,秉持毛主席的教诲,无论是什么菜,都坚持货真价实,汤瑞仁立下一个规矩:觉得招牌菜毛家红烧肉不过瘾,客人吃完可以免费再加第二碗。几十年来这个规矩始终没破。

“这么多年,光加肉都不知道加了多少钱了,但承诺了就要做到,就要讲信用。”

一生历经艰辛,晚年苦尽甘来,汤瑞仁对毛主席始终满怀着敬意。

“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邓小平领导我们致了富!”

如今的汤瑞仁已经年过九旬尽管已经年事已高,却依旧人老心不老,努力跟上时代的新潮流,晚年的她也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幸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