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吓得两腿发软,一心想要逃跑,就真的会输得很惨。相反,如果你敢于对苦难说“有种,你就放马过来”,勇敢地面对生活时,受到的伤害也许还会减少,打架也好,生病也好,无论什么事,畏畏缩缩的,就输定了。”——伊坂幸太郎《再见,黑鸟》
我们生于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籍,不同的使命。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奋斗,江河秀丽,波澜壮阔,我们只有一直保持自己的本心,才能够得到更大的进步,明白属于自己的、更好的人生。
少年锦时
年,熊汉俊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县。
儿时的他,家住在铁路边,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小的熊汉俊总是伴随着火车汽笛的呼啸声一起入眠。他不觉得这有什么吵闹,反而觉得别有一番自己的韵味,这种感觉莫名让他心安,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与铁路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甚至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铁路,中国的铁路都是由外国人出资出技术,中国最多出一点人力,得不到任何核心技术,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成年后的熊汉俊响应国家的号召,来到了铁道八七零七部队,成为了一名军人,在的军旅生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但是熊汉俊非常的刻苦,也能够吃苦,在中,他总是抢着干活,从来不偷懒,长官布置的任何任务,他都可以一鼓作气完成,一点不拖泥带水,而且还要做到。
因此,在中,熊汉俊一直很受到上级的喜欢,再加上他对人热情真诚,战友们经常受到他的照顾,也十分喜欢他。
这样的熊汉俊就像是一个真正的明日之子一般,被寄予众望,等待他的未来,是光明的、繁花似锦的。
铁道奇兵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熊汉俊接到任务,上级派遣他带领自己手下三十七分队的战士们一起加入了成昆铁路龙骨甸大桥的建设中。
建设地在云南,云南风景秀美,气候宜人,这算是苦中的幸福。当然,观瞻云南的景色并不是他此行前来的目的,他们主要的任务依旧是建设大桥。
施工相当艰苦,战士们没有起重机,只好自己用自己单薄的肩膀将施工需要的水泥钢筋人肉背到施工地去。当时,施工地在山上,山路崎岖,就算是登山者也要小心翼翼,更何况这些战士还需要背着几十斤重的水泥呢?但是熊汉俊丝毫不怕吃苦,工作很是认真。
当然,搬水泥并不是最困难的事情,最困难的事情是浇水泥。
因为建设地在山上,地势比较险峻,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就要战士们去浇注水泥建设桥墩。
水泥分量十足,战士们将水泥从遥远的山下扛到山上,本来就要消耗掉很多体力,再加上战士们还要继续浇筑,体力自然很容易就会被消耗殆尽,但是他们却不能停下自己的步伐,因为施工日期放在那里,不允许迟到和缺席。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大功即将告成的时候,竟然会发生意外。
当时,熊汉俊负责浇灌七号桥墩,当时,因为多日以来基本没有休息,一直奔波坚持在前线,他本来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可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发现桥墩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维修,将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他二话不说,就冲上去想要弥补这个巨大的漏洞,但是因为太过疲惫,一个不小心,他竟然跌入了40多米的桥墩中。
桥墩中还有未干的水泥,熊汉俊跌入水泥中后,很快就被水泥包围,动弹不得,四十多米的高度,战友们想要营救,也来不及了,熊汉俊的下场,毫无疑问只有死路一条。
在生死面前,这位士兵却显得十分从容,其实,在他刚刚跌落下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这一次,大半是要命丧于此了,因此,他没有焦灼,也没有火急火燎的要求队友救援,而是用尽了自己所有了力气,大声的向队友喊出了一句:“大桥修好之后,记得告诉我!”
队友们纷纷落泪了,这个仅仅只有21岁的班长,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心中顾念的,仍然是自己的任务和大桥的建设,这样的精神,足以打败所有的艰难。
熊汉俊牺牲了,年仅21岁。
今天,在我们的龙骨甸大桥的七号桥墩上,依然铭刻着“熊汉俊烈士千古,昆明铁道老兵”的字样,以此纪念他做出的贡献。
小结:
熊汉俊之所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牺牲了自己。
在部队的生活中,他是一个全方面优秀发展的士兵,军旅生涯的艰辛,不用提想必所有人都清楚,个中辛苦,只有自己才知道,但是他依然能够做到将所有的任务都做到十全十美,这是很难得的事情,也是非常难以坚持的。
在铁路大桥的建设中,熊汉俊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铁路建设在山上,山路崎岖,悬崖陡壁,都是隐藏的危险,再加上几十斤重的水泥、钢筋的搬运,即使是对于训练有素的军人来说,也无疑是一个不小心的挑战,但是熊汉俊不仅仅做到了,还能够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换来了来之不易的成功,这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也是十分不易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龙骨甸大桥的建设中,熊汉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倒不是说他为了大桥的建设出了多少力,而是他给整个队伍带来的正面影响,包括他给后世带来的正确的价值观的传递,都是他值得被纪念的原因。青山有幸埋忠骨,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