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华为员工万言书实际上有两个版本, [复制链接]

1#
江西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sohu.com/n/461055589/

关于华为“万言书”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而且对于这个提万言书的人很多网友都嗤之以鼻,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实际上华为有两个版本的万言说书,只是不同的两个人有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先来看一下第一个版本的“万言书”

大家都知道华为对人才是非常重视的,所以在华为上班的人工资都非常高,年薪动不动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有一些博士毕业生刚毕业进入华为,年薪就可以达到万以上,这是非常让人羡慕的。

正因为重视人才,所以华为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人才也成为推动华为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进入华为之后都能够成长为真正的人才,比如有些名校毕业生进入华为之后就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还没坐热就纷纷指点江山,给任总提战略建议。

现在网上流传比较广的就是一个北大毕业生进入华为才几个月时间就给任正非提交了“万言书”,这个高材生在信中对华为的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人员编制、产品质量、用户策略等方面议论风生,夸夸其谈。

这位高材生以为他的“高瞻远瞩”会对得到任总的认可并获得重用,但任正非看完后,对人力资源总监说:“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

对于任总的这个反应,其实很多人早就预料当中,毕竟这个人刚毕业时间没多久,对社会缺乏认识,虽然他是北大高材生,但才进入华为几个月时间,甚至连华为最基本的结构都没认识清楚,对华为实际情况,对前线的实际情况,对业务的实际情况都不熟悉就乱指点,这种人明显是脱离实际的。

作为一线员工,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对那不对,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总觉得高层领导能力不行,但你不站在那个位置,你永远看不到他所看到的东西,所以你的想法跟高层的想法完全是不同的。

再来看一下第2个版本的“万言书”。

目前网上流传最广的是第一个版本的万言书,但关于这个版本的万言书具体内容是什么网上根本查不到,所以到底是真还是假,谁也不清楚。

但是华为还有另一个版本的万言书,这个版本是可以找到全部内容的,我认真读了一下第2个版本的万言书,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提的建议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因为这个万言书内容太长了,我们没法详细的列出来,我们简单来概述一下:

1、作者在选择加入华为的3个想法。

①中国要富强不能靠外国人,必须立足于民族产业。

②国营企业走进了死胡同,民营企业才是中国的发展方向。

③华为是民营企业中的姣姣者,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2、作者刚进华为就见到了华为内部的一些问题,比如员工不能越级汇报问题,不能得罪上级领导,否则就混不下去。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万言书当中提到,作者理想中的华为应该以一个总裁为核心,团结战斗的集体,应当远离尘世间无谓的内耗。

3、作者在工作当中发现问题,向中研部写了几张“问题反馈单”,但得到的回复是:“大家都是打工的,何必那么认真”,针对这个问题,作者希望华为应当是一个尊重科学,不需要说假话的地方。

4、有一批新员工去中试部参观的时候,有老员工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些新员工干起来个个踌躇满志,殊不知他们已经来晚了,他们之中再也不会有副总裁了”,后来作者又发现内部有一些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非常一般的老员工,却比那些新来的有能力、有技术的硕士、博士工资高很多,但因为这些人来晚了,所以很多新员工要远远比老员工机会少很多。

对这个问题作者认为华为应该是一个平等竞争、任人唯贤的地方。

5、在工作当中作者发现很多浪费以及因小失大的问题,比如有一次作者有一个板子需要修,只需要把管脚拔一下就行了,但因为焊工小组的针头不知被谁拿走了,于是他们用镊子拔,结果管脚太密镊子不太合适,一不小心把管脚全搞断了,一个价值几百元的芯片就这样扔了,后来他们换了新的片子,而换片子的工具也不合适,加热面太小导致板子的铜箔损坏,最后整个板子都报废掉了。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希望加强细节管理,不要因小失大。

6、作者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管理的作用,最终认为,撇开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空谈文化是毫无意义的,而过分夸张文化的作用,则会走向“精神决定论”,作者认为文化如同水泥,它可以把个体砖块粘连起来,建成一座平房,甚至三层小楼。但要建成高楼大厦则需要钢筋的加固,管理就是钢筋。

7、作者讲述了到江西樟树市进行SBS开局的一些经历,他希望能够尽快把这个任务给完成,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发现缺少风扇盒、电源线、技术手册、面板螺钉等,却多发了6套底座,然后要求公司补发这些货物,后来补发的风扇盒又发错了地方,到他们手中已经是两周以后了,据悉这种发错货的现象在华为普遍存在。

而很多时候一些工作效率之所以很低,因为各种流程都要按部就班的走,即便出现紧急情况也不能特事特办,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运行成本,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很多人害怕承担责任,所以逃避责任。

上面我们所列举的这些内容都只是概述的,有一些实际的案例以及经历我们没法详细写出来,如果大家感兴趣,大家可以去搜这篇万言书的全部内容,仔细看一下。

那写这个万言书的人到最后是什么个结果呢?实际上他得到了华为的重视。

这个万言书的作者是华为公司前副总裁、华为终端总裁顾问延俊华博士,这个万言书是在年写的,此时的延俊华还是个中试传输部的普通员工,但这个《千里奔华为》却得到管理层欣赏,最后管理层还将万言书原文和管理层的讨论情况一起发表在内部《管理优化报》上,组织各部门骨干学习讨论会,随后延俊华也连升2级成为了中试部的副部长,最后升到了华为的副总裁职位。

而延俊华的这个万言书之所以能够得到华为高层的认可,因为这个万言书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结合延俊华自身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实际情况就事论事,很多意见都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

华为今天的很多管理以及用人方式都有可能受到这篇万言书一定影响,比如在9年的时候,任正非向华为全体员工提了新的要求:“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让一线直接决策”,这实际上是一种实事求是,尊重会打仗的人。

再比如目前华为在用人上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那些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华为不论你年龄是多少,也不管你在华为工作了多长时间,都敢给高薪,敢给他们担任重要岗位。

过去几年华为一直在招聘一些博士毕业生,这些博士毕业生并没有工作经验,但因为在自己的领域内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所以进入华为之后马上可以获得上百万甚至万的年薪,正因为如此,华为才能够不断向前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