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富台州乡见美好丨花田喜事,开启浪漫 [复制链接]

1#
02:18

11月22日,温岭坞根镇花溪村村口,56岁的朱彩红等在那里——撑把小伞,挎个小包,三四厘米高的皮鞋上,有被雨水打湿的痕迹,格子呢大衣里面还配了条蓝色系的丝巾,略施粉黛的脸上,洋溢着“喜气洋洋”。

现在是花溪村党总支副书记的朱彩红,为村里工作已近20年,为人热心、仗义,被大家伙儿喊作“红姐”。

红姐热情,招呼记者一同撑伞,开启此次花溪村共富密码的探寻之旅。

花溪村的千年古樟树,寄托着有情人的祈福

“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叫喜市大街,是村里的主干道。‘喜’字是因为花溪村以爱为名,是个小有名气的爱情村;‘市’则是‘柿’的谐音,你看着漫山遍野的柿子树就知道了。”赶上周一,又逢寒潮,花溪村难得的安静,红姐欢快的声音,配着窸窸窣窣的雨声,很是悦耳,“花溪村是由原坑潘村和原东里村合并而来的,因一条花坞溪穿村而过,故名花溪。”

喜市大街上,有一棵象征爱情的千年古樟树,独特的樟树香,低调地铺满着整个村落。

红姐说,花溪村以这棵爱情树为中心,铺设开“一街一谷四巷”,包含了文创街区“喜市大街”、自然营地“喜柿山谷”和四条古巷,抬花轿、唱洞房经等传统婚俗,也让花溪村的“喜”更深入人心。

花溪村开展元中式婚礼,深受欢迎

说话间,记者被途中一栋三层小楼所吸引,庭院深深,遍布鲜花,许是很多城里人的“理想小院”。

“潘德兵!快给红姐来几杯奶茶!”聪慧如红姐,立马朝着小楼吆喝一声,转头笑着对记者说,“这小楼是村里目前的奶茶店和烧烤店,店主村里人,去年刚回村创业,生意很不错的。”

原来,自年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开始,花溪村以“爱”之名,打造“青春小镇”,在创新组织形态引进青春业态、打响特色iP、深化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探索,引导农创客们回归乡村、优秀农创项目落地乡村,带动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村民就业增收。

截至目前,9户26名农村创业青年入驻,年线上销售额超万元。先后推出花坞戏剧节、乡村文化旅游节、江湖“蚝”节等活动。今年以来已吸引游客2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万元。

潘德兵开的奶茶店

身形瘦高的潘德兵应声而出,笑弯了眼招呼记者一行进屋。

稍显羞涩的潘德兵,边麻利地调制奶茶,便说着自己的回乡创业经历。

36岁的他,此前长年在外打拼,收入不是很稳定。年,他惊喜地发现,花溪村的乡村旅游潜力被挖掘,呈现出爆发状态。昔日里籍籍无名的小山村,短短数年间,便从革命老村,蜕变成以“喜”字闻名的“网红村”。

“村里游客络绎不绝,哪能少了奶茶和烧烤。”潘德兵说,恰逢两年前,为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坞根镇出台民房立面改造及美丽庭院项目“以奖代补”政策,鼓励村民改造自住民居风貌,利用手工艺、特长进行规范乡村自营,他家的小楼符合要求,获得了四万元的奖补,“于是,我就正式返乡创业了。”

谁料,去年国庆期间一开业,奶茶店的生意就很是红火,周末一天就能卖出多杯奶茶。多年漂泊返乡的潘德兵,尝到了成为农创客的幸福感。

花溪村航拍图

目前,花溪村已完成村民乡宿改造13户,发展乡村村民自营业态4家。

潘德兵的奶茶店算一家,再多走一小段路的月飞家也算一家。

这家挂着“古樟树手工糕点”招牌的店,可以说和花溪村的乡村旅游共同成长。

“我们一家子之前都在外地做手工糕点生意,四五年前听说村子发生了大变化,就回村开了这家糕点铺。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是以前怎么都不敢想的。”月飞说,这家糕点铺年收入超20万元,游客到花溪村游玩,大部分都会来购买,很受欢迎。

芝麻糖、米花糖、牛皮姜糖……这头记者刚品尝着月飞拿出的各种糕点,那头动听的《漫漫人生路》歌声传来。

正在演唱的音乐爱好者们

在某视频平台小有名气的“台州季德华”季瑜鸣、“朱三贴”朱占林,又和朋友们来花溪村“开演唱会”了。地点通常选在月飞家糕点铺对面的长廊,或是古色古香的花溪村文化礼堂。

“我们是一群音乐爱好者,去年听说花溪村每天免费开放练歌房,就慕名而来。”朱占林说,这一来,“欲罢不能”,“花溪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能感受到在大山里唱歌的辽阔,淳朴的村民对我们很友好,还有很多游客为我们欢呼,因此我们每个月都要来一两次。”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花溪村通过村集体,向村民回租闲置土地、收归荒废石屋,盘活村集体资产,并以打包招租形式,引进0多万元资本,改造成花溪石屋民宿。目前一期11栋民宿已改造完成并对外营业,二期20多间民宿正在改造中。

用花溪村驻村规划设计师方伟的话来说,花溪村正通过文化传承的力量,为乡村的共同富裕设计新的定义。

专家说

台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人才与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勇海

坐落于大莱山山脚下的花溪村,是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代表性的革命老区,因为“花田喜事”,村庄发生巨变。这样成功的共富村,给我们不少好的启示。

一是着眼平台创新,凝聚农创客发展合力。当前,农创客创业单打独斗情况还普遍存在。花溪村实现了农创客孵化的阵地、资金、智力的基本保障,凝聚了“农创客”合力。

二是着眼资金支持,解决农创客后顾之忧。资金是很多农创客面临的创业主要难题。花溪村在坞根镇的帮助下,通过联合银行设立办事点,持续推进青年创业就业贷款项目,实现了对农创客创业资金的保障和支持。

三是着眼助产助销,促进农创客创业增收。农产品销售是农创客创业的决定性环节。花溪村结合时下热门的直播形式,选择优质农产品,有效帮助“农创客”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

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促进“三农”信贷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我行向合作社发放的用于合作社正常生产经营的贷款及其他信用。

01门槛低:有固定的生产经营服务场所,成立并正常运营2年(含)以上,建立完整的财务会计制度合作社均可申请办理。02贷款用途广:用于采购农业生产资料、收购销农副产品、从事农业设施建设维修等。03涉及面广:可以是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服务业、其他行业农民合作社。04期限长:最长可达3年。05还款方式多样:1年以上采取分期还款方式,1年以内可选择利随本清、定期结息到期还本或分期还款等还款方式。责任编辑:陈佳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